《广西师范大学校报》
出版时间:2023-08-31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夏日记忆




稻 香

凉雨有感文学院 / 新闻与传播学院 2021 级本科生 姚萍

一颗颗水稻种子何俊锋
从抽出新绿到金黄金黄
甜丝丝的香气缕缕入怀
我们等待着……


尘埃浮在空气中
燥热闷声
泥土的味道冲进鼻腔
不留一丝迟疑


脱谷机被踩出“咔咔”声响
手起禾落
粒粒饱满的谷穗
静静卧着
偶有俏皮的
四下乱跳


被指派“光荣任务”的稚童
蹲在水稻田上
东捡捡
西挑挑
捧着零落的金黄
吵着邀功


父亲们
背着蛇皮袋
他们躬着腰
卖力地托起这一年的丰收
向着太阳
灿烂地笑着


最开始
流淌着的汗泪
最后成为了
土地回馈的芳香

 

凉雨有感

文学院 / 新闻与传播学院 2020 级本科生 何俊锋

三伏夏日暑正酣,足蒸暑土人欲干。

幸得凉风港城来,静江喜迎时雨唤。

正阳三里繁花里,微微细雨随风欢。

龙隐临江大溶江,潺潺身影逐梦还。

注释:

港城:古时城市名,今为广东省湛江市。

静江:古时城市名,今为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

正阳:即正阳步行街,位于桂林市区,一条集休闲、购物、娱乐于一体的步行街道。

三里:即三里店,片区名,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七星区东南部。范围包括七星公园南门以南、辅星路以东、七星路和骖鸾路的北段。

繁花里:即兴进繁花里,桂林市的一个楼盘名称,位于桂林市区核心地段。

龙隐:即龙隐路,桂林市一条历史悠久的主干道。

 

耕读荷香里

宫凤华

宋人蔡确喜欢躺在竹床瓦枕之上,读书怡情,他写道:“纸屏瓦枕竹方床,手倦抛书午梦长。睡起莞然成独笑,数声渔笛在沧浪”。纸围屏风,竹床石枕,一卷诗书,倚枕而读。没有刻意,满是闲适。

一有闲暇,我便回到篱笆环绕、炊烟袅娜的田园老屋。老屋里盛放着生活的歌哭,和一个身居异地他乡游子的浓浓乡愁。

老屋门前的卤汀河潺湲流淌、风姿绰约。河边菰蒲丛生,青苇萧萧,俊鸟游弋。最是燠热夏日,蜻蜓翻飞,河鲜泼剌,令人感到岁月静好、现世安稳。荷叶有的在荷杆上露出一丝豆绿尖角;有的如两扇绿绢门扉,羞怯地垂拢;有的仿佛卷起的两只画轴,正待慢慢打开;有的舒展呈伞形在水面上摇曳。一阵风过,荷香弥漫,沁人心脾。

乡间天色饱满诱人,荷叶青青,叠翠涌波,层层远去。粉白荷花追波逐浪,踏波而行,把一汪碧水,渲染得华丽、鲜亮,再现“池荷跳雨,散了珍珠还聚。聚作水银窝,泻清波”美妙意境。

荷香伴读,能让人回到自然,让枯燥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晴耕之余,翻阅泛黄书籍,恍如他乡遇故知,久旱逢甘霖。读书素心,如雨洗青山,干净高贵,是剔除污渍的玉石,晶莹透亮,纤尘不染。

乡间黄昏,暮色清凉,霞光凄美。坐在瓜棚豆架下,任夕光濡染,周身镶了一层锦。读雪小禅的《倾城记》,喜欢那“银碗里盛雪”的禅意与彻骨的冰凉,内心一片波光潋滟。赏《浮生六记》,看芸娘与沈复荡舟洞庭湖上,“八窗尽落,清风徐来,纨扇罗衫,剖瓜解暑”,感觉风生袖底,清爽无边。读张岱的一句“林下漏月光,疏疏如残雪”,林下月光星星点点,犹如残雪,相映成趣,自是美极。

有时邀二三旧友,老屋桑桌,鸡鸣犬吠,谈古论今,喝杨梅酒,嚼塘鳢鱼,嚼青蚕豆,嘬青螺蛳,最是暖心熨帖,不由忘却喧嚣尘事,感觉时光绵软,尘世的幸福伸手可触。

有时,天空一片铁灰色,沁着夕光。零星的驴鸣犬吠,和童谣、民歌一样,清新悦耳,沁人内心。我慵懒地躺在院中竹椅上,走进沈从文的《边城》、汪曾祺的《大淖纪事》、路遥的《平凡的世界》。我如饮醇醪,每每走进“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叩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的诗化境界。

最是骤雨过后,西天浸润在丰盛的色泽里。展卷细品唐诗宋词,犹如畅饮清欢杨梅汤。一幅清新恬淡的乡村风俗图跃然纸上,读到妙处,清凉自心底涌起,心灵仿佛铺满清纯月光。

浪漫月夜,蛙鼓虫鸣,月光如丝绸般光洁柔软,清霜一样敷在地上。就着星光和竹椅,揽书一卷,神思既可囿于现实遍观世间百态,也可跨越千年,忽而随李白纵酒放歌,忽而随辛弃疾驰骋沙场,感受或清丽、或脱俗、或哲思的文字带来的美丽,醉心于文学的广袤深邃,有书中哲人指点人生,启迪混沌,岂不快哉。

喜欢唐寅的《葑田行犊图》,画风古雅,有一种风烟俱净的淳朴酣畅。古松苍石,枝繁叶茂,题诗曰:

“骑犊归来绕葑田,角端轻挂汉编年。无人解得悠悠意,行过松阴懒着鞭。”亲近自然,玩怿山水,枕露而眠,生活悠游而从容。

“半榻暮云推枕卧,一犁春雨挟书耕。”耕种以立性命,读书达礼明义。荷香沁脾,晴耕雨读,远离浮躁和喧嚣,沉浸书海,素心安然如瓷,清凉如玉,一种惬意和恬适弥漫全身,淡雅如水边的一抹萤光。(作者系马克思主义学院级校友)

 

夏日赶歌场

文学院 / 新闻与传播学院 2020 级本科生 唐晶晶

爸爸突然对我说:“走,明天去岩寨赶歌场。”

歌场是我们这儿最具苗侗风情的民俗节日,每年农历六月廿五举行。所谓“饭养身,歌宽心”,此时三伏未出,天气炎热,不宜长时间劳作,稻穗也慢慢变得饱满,不需要农人操心。天意如此,让农人从繁重的劳动中松脱一会儿,用几首歌鼟犒劳自己的辛勤。

今年的歌场设在岩寨鼓楼,还弄出个歌鼟大赛的新名头出来,各个乡镇铆足劲想争先。记得小时候,歌场是在山坡上举行的,唱歌的人都打一把大花伞,对歌的时候也不分一二三名,只憋着一股想斗倒对面的志气,而这志气很快又能变得轻松的揶揄,或是情意绵绵的打趣。邻居伯伯每年都会去参加歌场,还把歌录下来用 DV 机回放,一遍遍听,如痴如醉。

说走就走,我也想再听听记忆里的歌场。刚下车,便看见鼓楼外的停满车辆,还有不少是外省来的。来赶歌场的人大多身着彩衣,亮黑、靛蓝、深蓝、鲜红,袖子上镶着丰富的花边,颈上繁复的银饰叮当作响。区分苗侗看头饰:花苗头戴绒线花冠;侗族头戴亮银花冠,还有的只把头发挽起,簪一朵小小的银花。

鼓楼中心在举办乡镇之间的歌鼟比赛,比完赛或者候赛的人,在杨梅树下、木屋门前、鼓楼背面这些阴凉的地方围坐着唱歌、笑闹,手里的团扇、蒲扇、折扇摇得起劲。歌鼟旋律是固定的,内容却可以随歌唱者自由发挥,唱爱情、亲情、友情、生活。你唱昨日辛劳去打鱼,我和今朝呈酒来迎宾,有来有回。

记忆的点点滴滴随着古老的句式,蜿蜒着从喉咙里飘出来,再汇成一团嗡鸣错落的和声,这就是最原生态的乡音。它顺着鼓楼层叠的黑瓦盘旋,散在青山之间。此时此刻,水稻扬花吐穗,歌声和谐淳朴,安居已有百年。

 

夏日的晴天

文学院 / 新闻与传播学院 2021 级本科生 张谊佳

夏日的晴天总是明媚的,抬头仰望,白白软软的云朵,无边无际的天空被裹上淡淡的蓝色,阳光四处散射,闪闪亮亮的,让人睁不开眼。盯着这样的天空,我仿佛失了神,不知不觉地陷进去,只想窥探它的一丝秘密。有时候烦心,看着这天空,那些烦心事仿佛都被它藏匿,消失而不见踪迹。

这样的夏日晴天在记忆中总是活泼与欢乐的,仿佛是它给记忆定了基调。在童年的夏日晴天,我会约上几个要好的伙伴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探险。街道,田间,全是我们奔跑追逐的身影;小溪似乎总是伴着笑声的,站在溪流边的我们睁大眼去数那些小鱼小虾,黑的,大的,小的,你一句我一句,总有说不完的话。

更有趣的是,我们拿着根竹竿摆放在河中的时候,我和伙伴们双手都撑着岸边,一个接一个排着,脚踩在竹竿上幻想着自己是武侠剧里的大侠,修炼着“轻功水上漂”。清凉的溪水打着浪花从脚传遍全身,仿佛把夏日所有的炎热与烦躁冲走,只留下欢乐。

小溪弯弯延延的,它哗哗地流向前方,我们也跟着不断向前的小溪,想着寻找到小溪的尽头,无奈前方不是土丘阻挡就是被路边的大人们叫停。这一眼看不到的尽头,或许只有自己真正去探索,才能找到未知的目的地;玩累了,爬树倒成了我们休息的好去处,抱着树干闭眼歇着,或是看看远方,聊聊天,疲惫便悄悄溜走了……傍晚,天变得蔚蓝,微风也变得温柔,凉意渐起时,白天的欢乐也随着夜走进我们的梦乡。

夏日也并非总是晴天,有时黑云满布,细雨如丝,有时又是阴云蔽日,好似让我猜它何时会下雨,好在这样的天气在我的记忆里并不多。年龄渐长,在夏日的晴天,我总能获得不同的体验。从朝阳到晚霞,鲜艳的红总是散得烂漫,一片至一片慢慢染开,绚丽夺目。即使我仍在学校,不能随意奔走各地,但夏日晴天带给我的那些美好依然徘徊于心间。课余时,同学或打闹嬉戏,或聊天解题,我看着窗外火红的太阳挂在悠悠蓝天,总觉得那红得惹眼的深处有种道不明的力量,每个人都在这明媚的晴天下不知不觉地吸收着光和热,它们化成了朝气,化成了动力,鼓舞着我们前进。尽管内心有时会迷茫,会不知所措,但不久总能看到自己的方向,那前方看不见的路其实已在我们不断探索的脚下。

静下心来倾听,这夏日的晴天里,有鸟儿的低语,有自己发奋努力的誓言,有运动比赛时同学的加油呐喊,有老师的教导,有父母的叮嘱……这些顷刻便逝去的声音仿佛有一种力量,它约束我们也在督促我们,而我们像是未绽放前闭得紧紧的花苞,唯有不断汲取精华,才能盛开。

我记忆里的夏日是属于晴天的,蓝天白云,晨曦晚霞,多彩的花,凉爽的风,不知去向的溪流……它们在流逝的时光中悄无声息地为我构建起童年时童话世界般的梦幻,学生时期青春的朝气与活力,而如今,再次抬头仰望这夏日晴天,秘密、心事,涌上心头的回忆不再藏匿,而是被包容,消解,亦或是走在我的未来,再等我拾起、回恋。

 

(图源:翟海源 周艺珍 部分来源网络)

(文案:张谊佳 万冬梅 聂宇欣)

广西师范大学 版权所有 
北京华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支持,图文与本公司无关
京ICP备12019430号-7 本期已有11369次访问,全刊已有11187500次访问